• <address id="o13rs"><samp id="o13rs"></samp></address>

    <output id="o13rs"><dd id="o13rs"></dd></output><object id="o13rs"></object>
    <pre id="o13rs"><acronym id="o13rs"></acronym></pre>

    建議加大政策支持,中國制造積極“走出去”

    發布時間:2023-03-03 12:37:45 【來源:中國家電網】

           3月3日訊:導讀:解決技術難點沒有捷徑可走,要靠持續的投入與積累提高技術競爭力,隨著全球競爭加劇,中國科技制造業必須要突破技術瓶頸,加快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3月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東生今年將提交四份建議。

      具體來看,圍繞科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李東生提出加大技術創新與資本投入支持的建議;對于全球化的話題,他建議提升跨境服務水平推動中國制造全球化;此外在社會民生領域,李東生還建議盡快出臺反網絡暴力法、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工傷保險參保限制。

      作為實業代表TCL的掌舵人,李東生多次提出對于制造業發展、科技企業國際化的建議。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科技企業的全球化路徑受到熱議,李東生也連續第三次建言制造業全球化。

      2月28日,李東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坦言,“經濟全球化為什么在過去幾年遇到很多的質疑和挑戰?因為現有的一些規則對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不平衡的,大部分國家都希望制造業回歸,能夠在本國生產更多的產品,對國外進口的產品關稅壁壘是很難再降低的。所以中國的制造業要在全球取得更高的市場份額,我們必須要把產業能力、供應鏈能力全球化,才能夠在新的經濟全球化格局中抓住更多機會。”

      制造業需突破瓶頸

      科技制造業一直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李東生看來,高質量發展在制造業方面的體現就是要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要把工業競爭力從一般的工業產品制造向高端制造去拓展。他關注到,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邁進的過程中,還存在部分核心裝備、器件和材料等關鍵領域面臨“卡脖子”問題。

      “解決技術難點沒有捷徑可走,要靠持續的投入與積累提高技術競爭力,”李東生提到,“隨著全球競爭加劇,中國科技制造業必須要突破技術瓶頸,加快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眾所周知,制造業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企業,技術創新之外,投資是另外一個驅動因素。李東生向記者表示:“早年我們建工廠的時候大概一千萬一個項目,已經是很大的投資了,但是對科技制造業等產業而言,它的投資門檻已經提高到百億級了。所以優化科技制造業的融資環境也是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

      而在資本投入上,由于科技制造業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資本回報率偏低,企業融資難度和壓力大,資金鏈趨緊,制造業生產要素成本也逐年上升。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東南亞地區布局。對此,李東生分析稱,目前轉移到東南亞的產業鏈基本以組裝環節為主,核心技術依然保持在國內,未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布局也會不斷地優化。

      因此,今年李東生再次在兩會建言加大對科技制造企業研發投入支持力度;改善科技制造業融資環境,延長貸款期限、放寬融資門檻;降低科技制造業生產要素成本,減輕企業負擔。

      從政策層面看,國內各地區也在強化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度。3月2日,廣東就出臺了9份政策助推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包括《廣東省激發企業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一攬子綜合性政策,以及工業、農業、金融、投資、外貿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專項政策。

      為“走出去”提供支持

      李東生告訴記者,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而國內市場僅可消化20%,中國制造業必須“走出去”。但對于多數中國制造企業來說,真正走出去還面臨貿易摩擦、合規經營及專利訴訟等多重風險。

      “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變化,從原來以效率來驅動的經濟全球化轉向經濟的區域化,甚至本土化,”李東生說道,“企業必須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把握機遇、克服困難,根據我們經驗,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應對。其一是必須要從輸出產品轉變為輸出工業能力,在全球實現更大價值;其二是推動供應鏈全球化與海外本土化經營的結合;其三是將競爭優勢向產業鏈高端延伸。”

      因此,為推動中國制造業加快全球化發展,李東生提出要從提升跨境服務水平,從法律援助、政策咨詢、技術專利訴訟、境內外融資等方面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支持。

      具體的建議包括,駐外使領館向所在國中資企業提供法律援助、政策咨詢等支持;設立技術專利訴訟專項基金,對事關整個產業發展的技術專利訴訟提供支持;商務部門組織企業充分參與貿易多雙邊談判;對中國優勢產業在跨境投資、境內外融資方面提供便利。

      其中,李東生特別指出,近幾年國內制造業全球化經營面臨的一個主要困難就是專利壁壘,“在很多技術領域,國外的跨國企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的技術專利壁壘。中國企業一定要通過提升創新能力,增加技術專利去應對。然而在海外業務經營當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不合理、不合規的專利主張和訴求,企業必須要去面對。”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對于走在前列的國際化探索者而言,會面臨更多難題。“我們在專利訴訟當中的成敗會成為一個標桿,影響后續的企業在這個領域的專利應用。因此應對這樣的專利訴訟往往曠日持久、成本高昂。”

      他建議,政府牽頭成立專利訴訟專項基金,對重大的、影響全局的專利訴訟給予企業一些救助,讓問題能夠得到合理解決。

    廢舊家電回收何時上正途,上門服務跟不上、價格沒優勢
    全球電視銷量TOP5 中國產占3席,有開機廣告用戶照樣買
    海爾家電企業布局“鏈上”安全,補齊空調壓縮機短板
    智慧清潔時代全面降臨,AWE2023領航清潔電器行業發展
    LG新能源與福特就土耳其合資電池工廠達成初步協議
    電視面板去庫存初顯成效 驅動IC廠迎訂單 價跌量減局面有望改善
    董明珠:我不為錢而活,而是為夢想而活
    可穿戴設備小天才申“老天才”商標意在老年可穿戴嗎
    [ 最新資訊 ]

    建議加大政策支持,中國制造積極“走出去”

    3月3日訊:導讀:解決技術難點沒有捷徑可走,要靠持續的投入與積累提高技術競爭力,隨著全球競爭加劇,中國科技制造業必須要突破技術 ...

    6G概念接過領漲大旗,科技主線熱度高企

    3月3日訊:周四,A股市場全天橫盤整理,滬指在3300點上方強勢運行,創業板指則在新能源板塊拖累下表現較弱。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31 ...

    國家電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會成為家電行業新內卷方向嗎

      3月3日訊:近年來,我國家電行業整體增速放緩,逐步由增量市場步入存量市場,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未減弱。疊加疫情影響,人們健康 ...

    智能穿戴再次走紅,小米的腕部“力量”還在嗎

    3月3日訊:智能穿戴市場漸成規模許多年,各類產品熱了涼,涼了又熱,一直算不上穩定。2023年,這個領域再度翻紅,從去年年底,市場就隱 ...

    家電、科技企業齊發力,套系家電、場景化方案引領市場新風潮

      3月3日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 58萬億元,同比增長1 7%。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國內防疫政 ...

    江南布衣最新財報:旗下多品牌集合店收入達7450萬元,年消費超五千元的會員貢獻過半線下零售額

      3月3日訊:江南布衣集團(HK:03306)發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的2023上半財年報告:受疫情反復對零售大環境的巨大沖擊,總收入同 ...

    扒开女人的毛茸茸